首页

女王样 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0:48:00 作者:港科大与两家山东医药公司签署协议 深化生物医药领域合作 浏览量:70451

  中新网宁波4月23日电(鲍梦妮 黄俊杰)2004年,浙江首次提出在宁波舟山港发展多式联运,拉开该省铁水联运的序幕。这也是该省利用山海资源,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答题。

  20年再回眸,此举成效如何?4月23日在宁波举办的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推进会交出了一张答卷。

  一个月前,两个满载“中国制造”的集装箱在义乌铁路口岸集拼仓加封后,搭乘海铁联运班列,通过宁波舟山港驶向位于伊拉克的乌姆盖斯尔港。这是该省通过铁水联运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缩影。

义乌铁路口岸的班列。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供图

  此背后,是浙江累计实施五轮扶持政策、拨付近12亿元资金支持海铁联运业务发展;以港口后方通道为主骨架,完善全省“四纵四横”铁路货运通道布局;印发全国首个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政策文件,打造五大交通物流骨干廊道……

  显著的成果之一,在于运输更快速。

  例如全国首条“双层高箱集装箱”运输铁路——甬金铁路建成通车,将甬金两地运输里程缩短三分之一;金义“第六港区”的“义新欧”班列与“义乌-宁波舟山港”海铁联运班列实行双向联动,“整列中转”运输成本节约15%;依托“渝甬海铁联运精品快线”班列,重庆到宁波舟山港的运输耗时被压缩至2天之内……

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。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供图

  随之而来的,是运输成本的降低。

  “相比公路运输,海铁联运不需要支付额外的‘进提费’,可以为企业节省15%的货运成本。”江西上饶市某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金舒芸表示。该企业月均出口150个高柜集装箱,其中60%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,从上饶运输至宁波舟山港出口至全球各地。

  显而易见的降本增效,让浙江铁水联运的“朋友圈”越扩越大。据当天会议消息,截至2023年底,宁波海铁联运线路已累计达105条,常态化运行班列累计已达25条、内陆无水港增至36家,业务已辐射至16个省(区、市)、65个地级市。

  实际上,越织越密的铁水联运网络,也是带着繁荣与希望的共富链条。

  “过去,丽水外贸公司出口物流成本高,自从我们的货物通过丽水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通道发运后,物流成本大大降低。企业做大了,丽水本地经济也能发展起来。”浙江丽水某外贸公司相关负责人叶爱丽对此深有体会。

  而在浙江省外,浙江的海铁联运也不断为内陆城市寻找便捷低成本的“出海口”,在东部沿海港口与中西部及内陆山区架起“道路联通、贸易畅通、民心相通”的共富通道。

 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4年浙江将进一步聚焦港站一体化,推进铁水联运进港“最后一公里”和进企入园“最先一公里”的贯通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日韩—东盟“青年大使”交流项目在广西南宁启动

一开始,“达外”只有小学和初中,2011年增设了高中部。地方教育部门对这所学校的高中部非常支持,安排不少公立学校的老师,以保留编制的形式到该校“支教”。“达外”的许多老师,都是直接从附近西华师范大学、内江师范学院等应届毕业生中招聘。一旦签订聘用合同,他们的档案也直接被提到“达外”。

“夫妻同日留置、姐弟先后落网”,中纪委官网起底郑小燕家族腐败案

建设银行着力构建自上而下、分工明确的环境相关治理体系,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,建立健全覆盖集团各层级机构的绿色发展协调推进机制。董事会强化对环境与气候相关战略制定及实施的监督指导,审议通过《环境、社会和治理工作规划(2023-2025年)》,组织召开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、环境目标设置与ESG信息披露专题研讨会,并部署工作安排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,以及环境、社会和治理推进委员会、绿色金融委员会、风险内控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管理层机构协同推进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(2022-2025年)》《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》环境相关战略规划落实落地。境内外各分支机构、子公司结合自身特色业务领域及优势,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。

航拍云雾中的贵州梵净山 宛若仙境

岢岚面塑,当地俗称“花馍”,春节、清明等传统节日及婚娶、寿诞之日多有所用,捏制、点染,形式多样,有一种供物类“花馍”,往往装饰有红枣,称之为“枣山”;岢岚砖雕用线简练挺拔、强调对称,构图多有借喻性,如借桃代寿、借石榴代多子、借蝙蝠代福气等。

编造“惠州大亚湾发生爆炸”不实信息,一男子被警方行拘

番禺区委书记黄彪在会上表示,2024年番禺全区主要经济增长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%以上,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各8%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17%,工业投资20.2%。紧扣春播一粒粟、秋收万担粮,番禺集体谋划了3大硬招。

中泰免签首日:泰国华人回祖籍地海南探亲 开心到一夜无眠

4月12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4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。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称,不认为生产者价格下跌就意味着所谓“产能过剩”,中国商品受全球欢迎靠的是创新和品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